传统之旅“识”汉字 任务驱动“寻”文化
——“学习新课标 学评共生”主题教研活动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深入研究“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和践行策略,促进全体语文教师业务能力的快速成长,4月1日,景城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在王浩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第三次集中研修活动。本次研修的主题是“学习新课标 学评共生”主题教研活动。
活动伊始,来自二年级组的陈悦青老师,给大家带来教学展示《语文园地三》,陈老师聚焦语文要素,设置大情境,以大卫春节奇遇记的形式,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孩子们自豪感的同时,还顺其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重点:了解十二生肖文化。朗读方式上也较为多样,同桌合作朗读,让整个课堂氛围都被调动起来,尤其是看指针猜时辰+动物的游戏环节,更是充满趣味。根据味道说ABB的词语,提到吃,学生的话匣子就被彻底打开了。将所学和生活相勾连,课堂的语文味也就出来了。
胡婷婷老师就统编教材语文二下第三单元做了整体解读,胡老师认为本单元立足人文主题,陈老师的课堂将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与课本与生活相连接,并创设了单元大任务:中华传统文化推广小使者。为达成这一任务,本单元设计了三个子任务,任务一:以《神州谣》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为教学内容,通过开篇课文和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带领学生走进传统文化。任务二:探“中华文化”带领学生多方面感受传统文化,《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本任务大约6课时。任务三:立远大志向,陈老师以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为教学内容,以推广小使者交流为活动载体进行对本单元学习的输出表达。在整个任务活动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以及单元整体评价。
顾忆颖老师作为磨课团队代表进行了评课:顾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评课。一、创新设计——情境驱动下的任务重组。本节课以“外国小朋友大卫在唐人街的春节奇遇记”为大情境,打破教材原有板块顺序,将“十二生肖”“美食词语”“偏旁识字”三大知识点转化为文化体验任务,重构为一条“识民俗—聊美食—探汉字”的趣味主线。整节课陈老师站在儿童的立场,以游戏化学习的实践智慧课堂处处可见低段识字教学的游戏化设计:生肖指针小游戏、美食词语卡、偏旁小儿歌等,让识字过程充满童趣,用儿童语言化解了抽象概念,体现了对学情的精准把握。
李英老师围绕围绕“依标循本,精准命制”这一主题谈谈二下第三单元练习命题设计。首先,巧用情境,增趣又提效。创设了这样的大情境:“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我了解主题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其中分为传统文化我了解、传统节日我知道、传统美食我喜欢、生肖文化我明白等文学体验情境,使学生参与到文化生活中来,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认。其次,关注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知识点的考查紧扣课后练习题与语文园地中所出现的内容。同时把准阅读目标,培养核心能力。此外,本单元命题设计还兼顾搭建写话扶手,力求表达有据有法。语文单元命题形式多样,题目有趣、鲜活, 语文是非常富有情趣的,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语文单元测试也应该是一个充满乐趣、充满快乐的学习过程。
这节课以“情境为舟、任务为桨”,实现了识字方法的三大突破:从孤立认读到文化浸润,从机械归类到思维建构,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运用。陈老师通过文本顺序的重组与生活资源的整合,让语文园地真正成为学生语言生长的沃土。
课堂最后,教导处副主任王浩老师对陈悦青老师的这节课作出了评价,陈老师将感觉加认知记忆进行了绑定,打破识字链接,在创设情境上很成功,也给只是一个生长的环境,对二年级备课团队的付出给予肯定。
一审一校:王军 方菲
二审二校:王浩
三审三校:张晓华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