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笔尖绽芳华 评启共生探新径
——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六年级语文“学评共生”主题教研活动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深化“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探索,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课堂教学质量,景城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于3月18日开展了以“学习新课标·学评共生”为主题的六年级语文教研活动。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共研教学新思路,共探课堂新样态。
(一)课堂教学展示:以情入境,妙笔生花
袁老师以“毕业故事集”为情境主线,通过经典文本赏析、生活素材唤醒、写作技法指导等环节,引导学生将情感自然融入景物描写。课堂上,学生通过回忆小学时光的珍贵画面,提炼情感关键词,并结合《匆匆》《那个星期天》等课文范例,学习“多元选景”“修辞增色”等表达技巧。袁老师还巧妙引入古诗文(如杜甫《春望》),启发学生借助拟人、夸张等手法丰富语言表现力,实现“情与景谐,文采飞扬”。整节课以“写—评—改”为主线,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多维度反馈,有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目标。
(二)研讨沙龙:深耕课标,聚力共研
1.单元整体解读:立足双线,明晰路径
张老师以统编六下第三单元“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为核心,从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出发,系统梳理教材梯度与教学定位。通过纵向对比前11册教材的阅读训练要素,她指出本单元需聚焦“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对比教学,并以“匆匆,那六年”为单元主题,整合“采撷流年里的光影”“忘不了,那时的心情”“让真情在笔尖流淌”三大任务,构建读写结合的实践路径,为单元教学提供了清晰蓝图。
2.经验分享:知行合一,以评促教
何老师结合磨课实践,分享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地策略。她强调,教学需以学生真实学情为起点,通过分层任务设计、动态评价反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向前迈一步”。例如,在习作教学中,通过精选分层例文、细化评价标准,帮助学生突破“选景单一”“情感失真”等写作瓶颈。
3.命题设计:多维导向,轻负高效
彭老师展示了第三单元命题设计思路,紧扣新课标要求与单元目标,以“情境化”“分层化”为特色。命题涵盖仿写、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等题型,既注重基础巩固,又强化创意表达。例如,结合单元习作主题,设计“借助景物变化刻画情感”的仿写题,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迁移至实践,真正实现“学评共生”。
本次教研活动以“学”为基、以“评”为径、以“教”为核,为六年级语文教师搭建了深度对话的平台。未来,景城学校语文教研组将继续以新课标为引领,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旨归,在“教”中精研,在“学”中创新,在“评”中提质,为打造“有情、有法、有效”的语文课堂不懈探索,助力每一位学子在文字中遇见真我,在表达中书写成长!
一审一校:王军 方菲
二审二校:王浩
三审三校:张晓华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