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国际交流>详细内容

国际交流

童眼看园区 礼赞三十载|国际文化节系列报道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06 15:12:28 浏览次数: 【字体:

随着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迈入30周年的辉煌里程碑,景城学校以“非凡之地 中新共进”为主题的国际文化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三、五、六年级的学生以充满创意的园区三十周年Logo设计、扣人心弦的演讲比赛以及引人入胜的视频拍摄活动,礼赞园区发展成就。


三年级:

“Wonderful Logos of SIP”


三年级学生的徽标设计活动成为本次文化节的一大亮点。活动中,孩子们紧扣本次国际文化节主题,用画笔勾勒出心中苏州工业园区的独特魅力。

在创作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有的徽标将苏州古典园林的精致与新加坡滨海湾金沙的现代感巧妙融合;有的通过鱼尾狮与园区Logo的变形设计,表达了两地友谊的深厚根基;还有的以鲜明的配色和简洁的线条,展现园区30年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

44a1468adaa841489bbc0ff22851dac8.png

4cfe323a9c364725b51d46287749c254.png

经过激烈角逐和专业评审,多个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获奖徽标不仅作为文化节的重要标志广泛展示,更体现了孩子们对园区文化的独特认知。这个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的尝试,更是一场文化的探索与交流。

9a30698082da43f7865d097606e55381.png

4213041d472a4d3b91e84e8b0bab54b6.png


五年级:

“Amazing SIP”

五年级的同学们则化身为“小小纪录片导演”,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眼中的“Amazing SIP”。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到风景如画的街心公园,从繁忙的商业街到静谧的文化中心,孩子们用独特的视角诠释园区的多样魅力。

视频作品中,孩子们不仅捕捉了园区发展的壮丽风貌,更记录下了一个个普通人的奋斗瞬间。他们讲述了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在镜头下,苏州工业园区不仅是城市建设的典范,更是梦想实现的地方。

这些视频作品经过剪辑和配乐,呈现出一部部生动的园区“微电影”,充满了孩子们对园区未来的期盼与热爱。这场视觉盛宴也让更多人通过孩子的镜头,重新认识园区的美丽与潜力。


六年级:

“Then and Now

—Great Changes of SIP”

六年级的同学们用演讲和小报制作,回顾园区发展的30年历程,以“Then and Now—Great Changes of SIP”为主题,生动展现园区从荒芜到繁荣的巨变。

在演讲比赛中,孩子们用流利的语言和饱满的感情,讲述了园区从一片盐碱滩涂变成现代化都市的故事。他们的演讲既有对过去艰难岁月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展望。无论是声音的抑扬顿挫,还是自信的台风,都展现了景城学子的非凡风采。

aec3b556bfef486eb20ae2162ba3e950.png

4997229151ee41ad84a4528ecfa666fe.png

0b9ad29e81054336be0ee652cd847abe.png

c09b53fdce7943dcbcad65e53a68ad9c.png

c81e9aae23ce41ef8c5301f86312f4f4.png

2a81e6b7463844bca98eaa63af9fa7eb.png

与此同时,小报制作活动中,孩子们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将园区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娓娓道来。他们用画笔描绘出园区崛起的历程,用文字表达了对园区未来发展的期待。一个个小报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扎实的艺术与语言能力,更传递出他们对家乡深沉的热爱与自豪。

85455ca3541542cf88d3903d85432a37.png

31bca5925f7b467384e3e2ff3171d231.png

ee219ed94e05411ebfd0718c64e173f7.png

1d2fe57756d54924aa11f94cc3f07e6c.png

0f0101894edc45ee98ece6d27e3178d1.png

1e525b54387642ac8b5e59a4cdc82019.png


本次国际文化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中新合作的历史进程,也让他们以创造性的方式表达了对苏州工业园区的热爱。在园区30周年的特殊时刻,景城学子用画笔、镜头和声音,展现了他们作为新时代少年的责任与梦想。

在这片“非凡之地”,过去的辉煌已成不朽的记忆,而未来的篇章正等待着更多人去书写。景城学校的孩子们将带着园区赋予的文化与精神,肩负起中新友谊与合作的未来,为这片土地增添更多光彩!




供稿|国际交流中心

一审一校|宋岚、许宏、宋静霏

二审二校|魏忆、陆霁婵

三审三校|刘桂玲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