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行学院|家教锦囊:什么样的教育方式,班主任都要点赞?
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让我们的班主任赞口不绝?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毛艺诺家长的分享。
“大朋友”与“小达人”
孩子的认知水平有限,非常依赖父母亲的引导和共同参与。所以我们与小孩的沟通中,我们自身尽量以“大朋友”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同时我们也用心培养小孩以“小大人”的思维去理解我们。
在育儿的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坚持“三个相互”: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相互信任。
女生踢足球,父母觉得不太适合的要求该不该满足?
“爸爸妈妈,我想报名去踢足球!”我们认为这项运动不太适合女孩子,听到就立刻否定了孩子的想法。然而小朋友却非常坚定,她给我们罗列她希望参加此项运动的理由。我们真的会被她的语言所感化并且接受她的决定。通过强压式的做法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很爱你,那只是我们传递爱的路径,并非小朋友接受并且感受到的方式。而且有时“强压式做法”会适得其反。
突如其来的迪士尼之旅,计划外想法该不该支持?
小朋友会有突如其来的想法。一次黄金周假期间,她突然提出要重游上海外滩和迪士尼乐园。什么都没有计划,突然听到这个提议,我们有很多说服她取消计划的理由。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做,恰恰相反,我们非常支持她。我们知道,这是一次机会——一次让孩子感到被尊重的机会。
去迪士尼!一起制定计划吧!令人人欣慰的是,在面对一系列“黄金周出行问题”情况下,小朋友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手段,在极短的时间内带领我们分工制定了一份出行计划,大人看了都觉得满意。
孩子的有些想法在父母的“繁忙工作和生活中”会显得那么“不合事宜”,但是我们会调整自己的想法给予“及时响应和及时满足”。
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可以说出来给我听听吗?
有了“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我们之间就建立了“相互信任”。孩子把父母当作可靠的朋友,会主动向我们打开自己内心的话匣子,告诉我们开心和烦恼的事情。同时,她也会像个小大人一样回敬你一句“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可以说出来给我听听。”
父母是“大朋友”,孩子是“小大人”。在这样相互平等交流方式,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小孩。这种“懂事”不仅仅体现在学校学习上,还体现在为人处事中。
相互理解,理解孩子,同时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去爱他们。
相互支持,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往往建立在自己感到被尊重的基础上——括她的临时想法。
相互信任,做一个值得信任的倾听者:不评判,去共情。
当孩子感到被尊重和理解时,才会表现出最好的自己。
文、图:毛艺诺家长
一审一校:高胜男
二审二校:蔡文钰
三审三校:宋珺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