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宽容,善待他人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集,共同庆祝一个特别的日子——11月16日国际宽容日。这是一个提醒我们学会宽容,善待他人的特殊时刻。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学会宽容,善待他人”这个话题。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它意味着我们能够理解并接受别人的不同观点、行为和习惯,即使这些与我们自己的不同。宽容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一种基于理解和尊重的包容。它要求我们放下偏见,打开心扉,去接纳和理解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提倡宽容呢?在多元化的世界里,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文化和信仰。如果我们不能宽容,就可能因为误解和偏见而产生冲突。宽容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平与进步。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学会宽容尤为重要。我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将影响我们的未来。在学校,我们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意见不合、习惯不同的情况。这时,如果我们能够宽容对待,就能减少矛盾,增进友谊。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践宽容呢?这里有几点建议:
倾听和理解:当别人表达不同意见时,不要急于反驳,先耐心倾听,尝试理解他们的立场和感受。
尊重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我们应该尊重这些差异,而不是试图改变别人以适应自己的期望。
控制情绪:在冲突中,情绪往往会让我们失去理智。学会控制情绪,用平和的心态去处理问题。
主动沟通:遇到问题时,不要回避,而是要主动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宽恕错误:每个人都会犯错,当我们或他人犯错时,要学会宽恕,给予改正的机会。
在国际宽容日这一天,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对同学的一个微笑,对老师的一声感谢,对父母的一句问候。这些都是宽容的体现,都能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温馨和谐。
让我们以一个故事来结束今天的讲话。有一个小男孩,他总是对同学发脾气,因为他觉得别人总是不理解他。一天,他的老师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就在后院的篱笆上钉一个钉子。第一天,他钉了37个钉子。慢慢地,他学会了控制脾气,钉子的数量也在减少。最后,他不再发脾气了。老师又告诉他,每当他能控制自己一天不发脾气,就拔掉一个钉子。终于有一天,所有的钉子都被拔光了。老师带他到篱笆前说:“你做得很好,但看看这些洞,它们将永远存在。就像你发脾气时说的话,它们会在别人心里留下伤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宽容不仅能够减少冲突,还能避免给别人带来伤害。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会宽容,善待他人。让我们的校园成为一个充满爱和理解的地方。谢谢大家!
文稿/胡婷婷
一审一校:白文丽
二审二校:蔡文钰
三审三校:张晓华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