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饲养员到科学家
当第一缕春风拂过校园,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二年级迎来了一批特殊的“住客”——数百只蚕宝宝。这不仅仅是一次自然科学观察,更是一场跨越课堂与生活的生命教育实践。从蚕卵到成虫,从桑叶到丝茧,孩子们在养蚕过程中见证了生命的奇迹,而随后开展的班会课交流与班级作品展,则将这份体验升华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一、在家养蚕:见证生命的奇迹
每天清晨,同学们第一件事就是为蚕宝宝更换新鲜的桑叶,清理饲养盒。随着时间推移,蚕宝宝们从黑褐色的蚁蚕逐渐长大,经历四次蜕皮,最终变得白白胖胖。许多同学坚持写观察日记,记录蚕的生长变化。通过亲身参与养蚕过程,同学们不仅学习了科学知识,更深刻体会到生命的顽强与奉献精神。
二、班会交流:分享养蚕的收获与感悟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交流养蚕心得,各班级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以多种形式展示养蚕的成果。有的同学制作了PPT,详细讲解蚕的生长周期、吐丝原理,让大家领略自然科学的奇妙。有的同学分享了蚕宝宝的观察日志,感受蚕的不同生长阶段。还有些同学用画笔描绘了蚕的一生,体悟生命的短暂与辉煌。养蚕不仅是一次科学观察,更是一次生命教育。
三、班级作品展:创意无限,蚕艺生辉
二年级组精心策划了一场"蚕艺作品展",将科学、艺术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班级走廊变身成"蚕文化长廊",展示着孩子们的各种创作:蚕茧彩绘、观察手记、养蚕小报。此外,班级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同学们可以亲手触摸蚕丝,感受它的柔韧与光泽。
四、结语:生命教育,润物无声
这次养蚕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从课堂走向生活,从观察走向思考。同学们不仅学到了自然科学知识,更在照料蚕宝宝的过程中培养了责任心。春蚕虽小,却蕴含着生命的伟大。相信这次活动会在同学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像春蚕一样,默默耕耘,不断成长,最终破茧成蝶,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文字:洪朱涛
图片:二年级组
一审一校:姚静凤 卢友璐
二审二校:蔡文钰
三审三校:张晓华